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最近因為COVID-19的影響,各種殺菌消毒產(chǎn)品也紛紛出籠,有關酒精性干洗手的部分大家已經(jīng)很熟悉,實際效果也非常明確。
然而市場上最常被提到的反而不是酒精而是次氯酸,這成分這幾年被廣告說的天花亂墜,又溫和、又安全、老少咸宜、想噴就噴、可吸入可食用、一直噴也無所謂…真的是這樣嗎?
要認識「次氯酸」就要跟「次氯酸鈉」一起了解,這兩種成分都具有殺菌的效果,「次氯酸鈉」簡單說是「次氯酸」的鈉鹽,但其實彼此間有些不小的差異。
站在有效防疫概念上,要做好手部清潔,正確洗手還是最重要。
真的無法濕洗手,乙類成藥酒精性干洗手也可以有不錯的效果。
酒精性干洗手液的正確使用方式,每次必須使用至少2至3毫升的干洗手液,約須花20至30秒整手均勻搓干即可。
1、目前法規(guī)上沒有相關規(guī)范與管理細節(jié)
2、體外測試殺菌力跟實際使用會有差異
3、成分不穩(wěn)定容易分解失效濃度會變低
4、使用濃度不同接觸消毒時間也會不同
5、不確定產(chǎn)品實際濃度與標示是否符合
6、低濃度次氯酸水只建議當作生活抗菌用
7、100~300ppm次氯酸水較適合當環(huán)境殺菌用
8、常常噴、長期噴、亂亂噴還是可能造成皮膚炎
9、產(chǎn)品抗菌效度廣度仍需相關研究與許可證規(guī)范
10、長期使用是否會影響皮膚共生益菌仍有待確認
也就是因為這樣,各大衛(wèi)生單位目前只有把次氯酸鈉列入環(huán)境消毒成分,次氯酸水的部分并沒有列入,
雖然說次氯酸的抗菌效果理論上比較強,但如何讓成份穩(wěn)定、長期有效與厘清相關使用細節(jié),的確還有待后續(xù)確認。